文明要闻更多+
贺州: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正艳
来源: 发表时间:2022-11-30

 

贺州有壮、汉、瑶、苗等42个民族,全市249多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19.9%。建市二十年以来,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唱响民族团结和发展主旋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谱写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生动实践。

10月12日,记者在平桂区文华社区易地搬迁安置区看到,瑶族同胞郑女士正与不同民族的社区居民聊天,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但大家交流起来却像一家人。20年前,郑女士还居住在深山里,交通不便、生活贫困,几年前搬到安置区后,不仅摘帽脱贫,还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平桂区西湾街道文华社区居民郑艳琴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好,让我们搬到这里,过上了幸福生活,相信我们少数民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日子将会变得更好。”

据了解,平桂区文华社区居住有汉、壮、瑶、苗等12个民族的群众,少数民族占搬迁总人数的22.56%,结合社区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特点,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融合工作,配套建设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儿童驿站、老年人活动室、红色书吧、微电影院、健身馆等功能室。健全的设施和暖心的服务,不断拉近社区各族群众之间的感情,促进各民族交流发展融合。平桂区西湾街道文华社区党委副书记黎汉槐说:“我们平时都会组织各种活动,让各民族居民共同享受美好生活,切实提升各族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

和谐、团结、融洽,亲如一家。在我市,还有很多像文华社区这样的居民如亲人般相处,各族群众共建共享民族团结进步成果。贺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政策法规科科长曾凡杰说:“我们将和相关部门一起不断加强为安置中心配全公共基础设施的力度,持续丰富安置中心各族群众文化生活,使社区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的良好氛围中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化和睦相处、团结奋进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

近年来,我市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全力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至2020年底,我市212个民族村全部脱贫摘帽。

近日,记者在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瑶族服饰传承基地看到,几名瑶族同胞正翻转着手指尖的绣花针,飞针走线娴熟,丝丝入扣。他们手中的这些绣片将用在服饰、背包、首饰等现代文化创意产品中,展示瑶绣的古朴与时尚、传统与现代。

黄石村瑶族服饰传承基地负责人李素芳告诉记者,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500多名绣娘居家就业,目前每年可生产传统瑶族服饰2100余套和手工艺品5600多件(套),年产值200多万元,为瑶族同胞提高人均月收入1500—2000元。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瑶族服饰传承基地负责人李素芳说:“这些年来,有什么困难,党和政府还有村里都会帮忙解决,现在是少数民族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一定在党的领导下,一起把瑶族文化发扬光大。”

“瑶绣 + 产业”,让曾深藏大山的瑶绣登上国际舞台,刺绣产品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征集使用,并得以广泛传承。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驻村第一书记黄光想说:“不仅要带领村民传承瑶族文化技艺,更要让他们从中收获果实,在有效带动各民族群众增收致富的过程中,不断加深民族团结情。”

建市二十年来,我市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扎实抓好基层民族团结工作,创新宣传方式和载体,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唱响“民族团结一家亲”主旋律。截至目前,全市获国务院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3个、模范个人13人,获自治区级表彰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8个、模范个人88人。全市70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同心文化广场”等载体;全市183个少数民族村寨实施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展示。

民族和睦一家亲、团结进步谱新篇。如今的贺州,处处盛开民族团结之花,各民族群众相亲相爱、荣辱与共、团结互助、艰苦创业,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