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要闻更多+
贺州:抒写不负绿水青山的“生态答卷”
来源:当代广西 发表时间:2022-12-05

撤地设市20年来,贺州市把自然生态作为最大的优势、最闪亮的品牌,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生态优势不断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生态康养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发展动能呈现从依赖高耗能资源型产业到“四新”型绿色产业加速崛起的根本性变化。不负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

清澈的贺江上白鹭翩然起舞,满目苍翠的姑婆山空气清新怡人,依山傍水的美丽乡村踏上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传统碳酸钙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

绿色,是贺州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守护:良好生态提升幸福指数

97.2%!

这是今年上半年贺州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排在全区前列。

时下,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秋风送爽,绿荫如黛。虽然受疫情影响,但优美的景致和宜人的气候还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赏玩。

“姑婆山、黄姚古镇、贺州玉石林、南乡森林温泉小镇等在广州知名度很高,我们都想来走走看看。”退休的广州市民陈国栋对贺州市的景点如数家珍,每年都会跟家人朋友来贺州,他说生态宜人的地方总会怡情悦性。

在景区内,记者还发现,不少游客自带折叠床椅,在林间小憩。景区导游潘小芳介绍,这些都是办了景区年卡的市民,大多数是退休人员或者自由职业者,因为姑婆山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对身体有益,所以他们经常自带床椅到这里颐神养性。

良好的生态已然成为贺州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茶余饭后,到爱莲湖公园休闲散步成为很多贺州市民的生活习惯;富川瑶族自治县龟石国家湿地公园旁,七彩渔村虎头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村民钱袋子鼓起来,对家乡的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良好的生态也成为贺州旅游业发展底气十足的强力支撑。据统计,贺州市接待游客从2002年的154.99万人次增长到2021年的3994.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从6.2亿元增长到492.37亿元。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对贺州的馈赠,与大自然和谐共生是贺州人守护生态促发展的理念。近年来,贺州市以环境保护法实施为抓手,以建设“生态贺州”为目标,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贺州市率先在全区实行环境保护“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并将其深化提升为环境保护“党政一岗双责”责任制实施办法,这一做法随后在广西各市作为典型经验推广铺开。同时,贺州市先后制定《贺州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贺州市城市绿化条例》等,成立贺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逐渐形成党委统筹、人大监督、政府落实、部门齐抓共管的大生态、大环保格局,构建起生态保护的“四梁八柱”。

1.jpg

美丽的桂江如今成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白鹭的繁衍栖息地。图为成群的白鹭在昭平县木格乡桂江金水湾上空自由飞翔。左德强 摄

蝶变:从满目疮痍到满眼绿意

“传球要快准,一脚出球。”在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附近的足球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基地,一家足球俱乐部的运动员们在教练员的指导下,正开展适应性训练。

基地分布在群山之间,除了建有30多块11人制标准足球场和7人制足球场、运动康复疗养中心等设施,还配套建设温泉度假村、大型餐饮中心、大型恒温水上乐园等。

谁也没想到,这个环境优美的基地曾是满目疮痍、废水横流、矿洞坑洼,荒废了20多年的尾矿库。

贺州市矿产资源丰富,但经过长期的开采留下了“工业疮疤”,造成了极大的安全和生态隐患。为修复废弃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好青山绿水,贺州市实施姑婆山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创新引入社会资本,将矿山修复与发展健康产业结合,终于使昔日不堪入目的矿区变成如今红火的足球基地。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姑婆山足球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实现经济与生态同步发展。全部建成后,项目将成为足球产业园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足球冬训基地、足球产业经济推广中心等,推动各项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富川瑶族自治县白沙镇白沙社区可达山,531亩水稻今年喜获丰收。这里也曾是废弃的矿区,经过几年的土地整治,如今形成错落有致的梯田,种上了放心粮,粮食产能增加42.48万公斤,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从满目疮痍到绿意盎然,折射的是贺州市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目前,贺州市累计建成绿色矿山35座,复绿生产矿山2200亩,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增减挂钩治理历史遗留矿山2438亩,通过综合治理转型利用修复尾矿库332亩,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2.jpg

尾矿库经过整治,变成如今环境优美的姑婆山足球体育文化旅游项目基地。张友豪 摄

提升:绿色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电厂、水泥厂和啤酒厂,不同产业所产生的工业废弃物、污染物的循环利用,构建了以“电厂—水泥厂—啤酒厂”为主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的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入园企业有着较高契合度和较强关联性,形成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在医药健康和乳胶制品产业园,广西康信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开足马力,一只只乳胶医用手套随着机器的转动很快生产出来。

公司总经理何建新告诉记者,公司生产需要大量的热能,在佛山工厂那边生产手套主要依靠天然气和燃煤,成本都非常高,而在这里使用华润电厂提供的蒸汽、水电资源,成本节约了将近1000万元。

不仅如此,手套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原料碳酸钙粉体,恰恰是贺州的优势资源。何建新直言,公司产业转移选址富川也是看中这里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

从2010年投产至今,贺州华润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入驻企业从原来的不足10家增长到45家,企业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使用华润电厂蒸汽超过100万吨,节约能耗12万吨标煤。

为更好提高产业项目“含绿量”,贺州市近年来先后引进市降解新材料全产业链一期、桂东电力风光火储等项目,大力发展降解新材料、风电、光伏及储能等环保产业,让绿色产业在贺州市百花齐放。

在新兴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做强的同时,贺州市还致力于把传统产业做精。

石材碳酸钙产业是贺州传统支柱型产业,贺州也是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粉体生产基地和人造岗石生产基地。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个产业的印象是污染严重,让人掩鼻遮口。然而,记者走进贺州旺高工业区(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时却发现,园区绿树成荫、环境整洁,已看不到曾经粉尘飞扬的景象。

贺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产业发展之初,碳酸钙产业的产品整体在低端徘徊,产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如今,贺州市碳酸钙产业已构建起“石材开采—板材和工艺品—重钙粉体—人造岗石—新材料—碳酸钙固废回收综合利用”的“一石多吃、吃干用尽”的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2021年,贺州市石材碳酸钙全产业链企业达600多家,总产值超320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贺州将以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示范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为抓手,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建设大湾区美丽“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