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要闻更多+
自强不息追梦人杨才洲:一针一线“绣”出向往的生活
来源:贺州传媒网 发表时间:2023-03-27 作者:李新颖 汤勤 魏桂翠

导入视频、剪辑分割、新建文本、添加配乐……杨才洲拿着手机操作了2个小时,终于成功制作了刺绣短视频。他随即把作品发布到平台上,不一会儿就获得了几个点赞,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图为杨才洲正在刺绣.png

图为杨才洲在刺绣

杨才洲是富川瑶族自治县古城镇小岗头村人,4岁时,他不慎从5米多高的楼上摔下来,手臂摔断了,腿摔伤了。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家庭经济条件也不好,杨才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杨才洲五脏六腑出现了移位,腰部肿起一个大脓包,压迫脊柱弯曲变形,导致严重驼背,左脚脚掌臃肿肥大,鞋子很难穿进去,右脚瘦得像扁担一样。因此,他无法长时间站立,偶尔走路也是一瘸一拐的,只能终日待在家中。

“我虽然身体上有缺陷,但从未觉得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我始终有一颗积极向上和感恩社会的心。”杨才洲说,一次农忙时节,劳作了一上午的父亲背着锄头、佝偻着背往家里走,衣服被汗水浸透了,脸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到家后的父亲第一时间拿起了装满水的水杯,咕咚咕咚喝了起来,一下子就喝了一整杯。坐在家门口的杨才洲,摸着被父亲手上的老茧磨得光滑的锄把,看着眼前这一幕,愧疚之意油然而生。

图为杨才洲的绣品《鸿运当头》.jpg

图为杨才洲的绣品《鸿运当头》

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才洲的弟弟从外地给他带回了一幅《家和万事兴》十字绣。杨才洲对此十分感兴趣,经过一番了解,他得知一幅好的刺绣能卖到几千甚至是上万元,他坚定了要刺绣减轻家庭负担的信念。

刚开始练习时,杨才洲常常会扎到手,手上满是针戳出来的针口。杨才洲绣的第一幅绣品因为针线拉得太紧,技艺很不娴熟,最终导致绣品不平整,第一次刺绣最终以失败告终。之后,杨才洲每天坚持早上7点起床,在床前弓着腰一绣就是十个小时。他时常绣着绣着就忽略了时间,忘记了吃饭。长时间刺绣使得杨才洲眼睛酸胀、干涩、红肿,手指出现了变形弯曲,腰部的脓包也压到了神经。身边的亲友都劝他踏踏实实躺着,别为了这点刺绣,累坏了身体。但杨才洲没有放弃,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每绣好一幅刺绣,我都特别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特别有价值。”2015年,杨才洲绣了一幅长1.5米,宽0.8米的《清明上河图》刺绣。这幅刺绣里包含430多个人,而且每个人都很小,每绣三、四针就需要换线,一旦绣错了一针,就会功亏一篑。如此高难度的一幅刺绣,杨才洲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绣好。由于勤加练习,杨才洲的技艺愈发精湛。通过刺绣,他在互联网上结交了许多“绣友”,也因此迎来了自己刺绣事业的春天。

“脚架要怎么架?”“手机镜头怎么调整会比较好?”“转场特效怎么加?”……2019年,从未接触过新媒体的杨才洲在绣友的建议下开始尝试制作短视频。一开始,杨才洲不懂如何操作,他先后多次向绣友询问拍摄、制作视频的技巧。在绣友的一步步指导和帮助下,杨才洲对短视频有了初步的了解。5年间,他制作的短视频有400多个。

2022年7月,杨才洲在网上接到了一份帮助绣友补绣绣品的订单。他一边绣一边拍短视频,记录下刺绣的细节,并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仅用了3天的时间,杨才洲就绣好了绣品,并于次日到镇上将成品寄回给绣友。

现在的杨才洲,希望通过短视频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手工刺绣,了解残疾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实现人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