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更多+
“瑶山”娃和他们的“民歌梦”
来源:贺州市广播电视台 发表时间:2023-06-1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民族文化的关注不断升温,许多人心中的民族文化自信更加坚定。对于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的孩子们来说,唱瑶族民歌是他们课余生活中最好的娱乐方式之一,而他们也对这份民族文化的宝贵产物多了一份梦的憧憬。

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有在校生2401人,其中瑶族学生有800多人。2020年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成立后,逐步将瑶歌、瑶绣等引入校园。赵运兰老师是土生土长的瑶族人,小的时候,她就跟着家人上山下地劳作。农忙间隙,大人们总会通过唱歌来解乏。淳朴的瑶族民歌,在她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久而久之也能对民歌信手拈来。2020年到校任教之后,校领导就找到她,给了她一个光荣的任务。

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教师赵运兰说:“我是一个语文老师,现在要教孩子们唱民歌,过后我觉得这是一份担子,也是一份责任。我们的祖辈可以把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生活中的点滴日常变成动人的旋律,所以即使我们现在生活在城里,也不应该把它(民歌)丢弃。”

赵运兰从最简单的瑶话开始教起,然后逐步带着孩子们一起唱,在传统的唱腔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以符合时代气息的创作表演方式吸引更多的孩子们爱上瑶族民歌。现在,学校的民歌队已经有三十多名队员,吴祖秋就是其中之一。两年前,嗓音条件不错的她被老师发现并推荐到民歌队,如今已经成为民歌队的老队员,但是一开始学民歌的时候,吴祖秋也还是和其他同学一样犯起了难。

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学生吴祖秋说 :“虽然我是瑶族人,但是从我出生开始其实没怎么说过瑶话,而且瑶话的发音跟我们普通话其实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

瑶族的语言和普通话不同,对于没学过或者不经常说瑶话的同学来说,他们就像咿呀学语的婴儿,需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去记,有时候一个词往往念了几天,但是在唱的时候却又忘了怎么念,这一度让吴祖秋萌生了退意。

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学生吴祖秋说:“有一段时间词也记不住,曲调也记不住,我就反复地唱,隔天又不记得了,但是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教我们,鼓励我们,告诉我们这是我们的先辈留下来的文化,如果我们都不愿意学,那就真的会失传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队员们互相交流、一同训练,彼此之间更多的是互相鼓励,去完成每一首老师教授的民歌。

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学生周正鑫说:“我觉得吴祖秋同学唱的真的很好听,有时候老师改编后的民歌,我们大家一起去完成的时候我会有种荣誉感。”

贺州市平桂区民族学校学生吴祖秋说 :“我希望我们还可以再去比赛,让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民歌。”

歌声,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人们将喜、怒、哀、乐、忧、思、苦,通过歌声宣泄出来,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岁月悠长,歌声里蕴含的力量,随着斗转星移、历史变迁,始终陪伴着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