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好人更多+
乡村里的好妈妈好媳妇
来源:贺州市文明办 发表时间:2018-11-28

image051_副本.jpg

蓝新艳,今年43岁,沙田道东村一名普通的农民,一个农村单亲家庭的两个孩子,女儿考上广西民族大学,儿子考上北京大学。其单身母亲蓝新艳一边照顾2位八旬老人,一边的育子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2017年11月被评为贺州市孝老爱亲模范。

“那可真是个好人,一般人可能早就撂下跑啦。”说起今年43岁的蓝新艳,村民们都夸她,因为她十几年来,带着两个老人,“熬”出了两个全国名牌大学生。2015年,女儿廖子圆考上广西民族大学;2016年,儿子廖思泽考上北京大学。说起两个孩子,蓝新艳脸上充满自豪,但一提到过去,眼睛很快流泪。11年前,丈夫弃她和家人而去,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个1﹒5米高的瘦弱女人肩上,家有年老多病父亲、瘫痪家婆和两个上小学的儿女。为让孩子上学和给两位老人看病,除了农忙时节,她都会到离家近的八步、平桂等地打工。工地上的泥水工、饭店里的洗碗工、市场中的保洁工,帮别人家犁田插秧、收割稻谷……由于学历低,技能掌握不多,她能做的大多数这些报酬不高的体力活。

命运会给坚强的人一个交待

“粮食没有了,可以少吃点,但老人的病不能不治,孩子上学的钱不能不给。”经济收入不多的蓝新艳,平时省吃俭用,三五天才买一次不超过6块钱的猪肉。对自己抠门,可对老人和孩子,她从来没吝啬过。对老人的病,她尽己所能地给老人吃最好的药,受到最体贴的照顾,因为养家的缘故,无法做到“天冷了一杯热水,天热了一洗凉席”的体贴,但她从不在老人面前抱怨,永远自信满满地安慰老人安享晚年。两位老人日渐年迈,医药开支日渐加重;孩子也渐渐长大,陆续升入初中、高中、大学,学杂费、生活费开支也在加大,蓝新艳感到的压力在不断加重,甚至每到开学,她都要四处借钱给孩子交一笔不小的学杂费。但即便是这样,她仍然欠债6万多元,在亲朋好友帮助下把砖瓦危房改建为楼房。她说,我是个想法简单的人,孩子大了要有自己的空间,老人也希望孩子快乐成长,那我就努力做到。为了还债,她想尽办法挣钱,一天做两份工作12个小时。劳累一天后,回家给孩子打电话,成了她最开心的事情。她疼惜孩子,但绝不宠溺,她常常对自己的两个孩子说:“只有好好念书,考上大学才有出息、有前途;家再穷也要把你们送上大学。”她还经常告诉孩子要学会感恩,去帮助其他困难的人。

孝老爱亲会代代传

这十几年,蓝新艳一个瘦弱女人带着2个80多岁老人,2个读书孩子的艰辛可想而知。然而,远在河池市都安大瑶山的娘家,却一直不知道她离异。村里人问她是否需要办理低保,她连连摆手说:“还是把低保给更有需要的人吧。”正是这样一个坚强的女人,凭着仅有的初中文化,用自己瘦弱的肩膀顶起了半边天,“熬”出了两个全国名牌大学生。如今,她在沙田镇乃至平桂区、贺州市的群众眼中,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成功的妈妈”和“伟大母亲”。儿子廖思泽今年考上北京大学后,邻居、朋友都问蓝新艳:“你是咋教育娃的?两个娃都这么有出息!”她很骄傲的说:“两个‘留守儿童’都很懂事,自强自立。”她平时处处为孩子做出榜样,干活不怕苦、不怕累,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孝敬老人,深深地感染了孩子。他们不仅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保持名列前茅,而且在学校放假期间常替母亲把屎把尿、洗衣做饭照顾好老人,尽力减轻母亲的负担。

建起多年未装修的楼房、几件破旧的家具、昏暗的厨房、老式黑白电视机……这完全是一个普通贫寒农家的形象,但“坚韧、不服输、吃苦耐劳、孝老爱亲”品格的代代相传,让这个寒酸的家庭闪耀出动人的光芒。